文 | 新浪科技 张俊
“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。”
在乘联会公布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燃油车后,多位行业人士如此评价。
从数据来看,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,五年增长10倍,提前11年完成了50%的国家规划目标。
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,成为推动因素之一。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降价车型数量规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六成,相当于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。新能源剧烈的降价,形成蚕食燃油车市场的局面,昔日风光无限的合资燃油车品牌呈现出集体颓势,有的销量暴跌,有的已经败退中国。买这些品牌的消费者们,后悔了吗?
燃油车成了“少数派”?
乘联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4月1—14日,乘用车市场零售51.6万辆,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1%;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2%。
以此计算,今年4月上半个月,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%,达到50.39%,这也是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第一次超过燃油车。也意味着,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主流选择。
2023年12月,全国政协常委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23第十八届中国汽车产业论坛就指出,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了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潜力,而原定于2035年实现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%的目标,有可能在2025年,最晚到2026年就会提前实现。
从数据来看,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,五年增长10倍,提前11年完成50%的国家规划目标。具体而言,从2005年到2015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,渗透率才突破1%;从2016年到2019年,3年多时间,渗透率提升到了5%;2020年,中国制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%的目标。
一位业内人士指出,新能源汽车靠技术代差对燃油车形成“技术压制”。新能源汽车在动力、静谧性、智能化等方面也已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,尤其是插混,集燃油、插电、增程、纯电动的功能于一体。在价格关口突破以后,燃油车难有还手之力。
今年以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,也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推动力。
乘联会指出,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激烈,新能源汽车由于技术逐步成熟,规模效应及上游原材料下降等原因,价格不断下探,但燃油车由于目前的促销已经达到一定的底线,因此形成新能源独自降价蚕食燃油车市场的局面。从降价节奏来看,2024年的降价在2月份和3月份都达到了超强的程度,2月份有27款车型降价,3月份有37款车型降价,相对于历史来看也是一个惊人的水平。2024年一季度降价车型数量规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六成,相当于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。
以比亚迪为例,其在今年2月宣布推出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,并喊出了从“油电同价”到“电比油低”的口号,DM-i车型首次进入7万元区间,EV车型杀入10万元区间;后来又相继推出汉唐荣耀版、宋PLUS荣耀版、宋Pro DM-i荣耀版、元PLUS荣耀版等一系列车型,在多个细分市场打起了价格战。
另外,近期特斯拉、小鹏汽车、理想汽车等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开启降价,再加上小米SU7、智界S7等热门车型的加入,更是触发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加速器。
合资燃油车集体滑铁卢
上述人士指出,消费群体心理认知度攀升,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者购车首选。随着销量快速增加,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性能、使用体验、用车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经积累到足够的深度,按心理学上的韦伯-费希纳定律,这将改变大众消费群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,也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逆转以及逐渐取代。
实际上,燃油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确实销量大幅下滑,日系燃油车更甚。
根据乘联会公布的今年3月零售榜单中,主流合资品牌零销量同比下降8%,其中一汽大众同比下降4.2%,一汽丰田同比下滑7.2%;上汽通用同比下滑11.5%。
日系合资燃油车销量更是遭遇滑铁卢,仅有一汽丰田跻身销量前十,且同比下滑7.2%,广汽丰田、广汽本田、东风本田及东风日产等品牌悉数跌出榜单前列。
更有甚者,一些品牌已经败退中国市场。比如2022年4月,广汽本田的一纸公告,宣布讴歌退出中国市场;2023年《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》,宣告了三菱退出中国市场,广汽埃安接盘了三菱工厂,用以增产扩能;2023年7月,Stellantis集团和广汽终止了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经营,至此广汽菲克告别中国。
其中,广汽菲克退出中国市场之后,其产品的售后服务并不顺利。不少车主反映,售后网点经常没有相应的原厂配件,想要更换就只能从国外订购,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。
另外,今年初,日产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在国内也陷入大量经销商关门退网、门店销售锐减风波,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的讨论。
对于购买了这些合资燃油车产品的用户来说,也不得不走上艰难的维权之路。
结语:
实际上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超燃油车,改变的也不只是消费者的购车选择,这个趋势也正在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带来深刻变革。
随着合资燃油车品牌的衰落,众多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品牌逐渐崛起。新能源汽车,正在让中国车企和中国汽车产业,走上崛起之路;也成为了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最佳注脚。